2月20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有关iPad中国商标权纠纷愈演愈烈,截至目前全国至少已有10多个城市下架iPad。随着苹果在华经销商深圳顺电被判侵犯深圳唯冠iPad商标权,预计将有更多地区下架iPad。
深圳唯冠与苹果公司之间有关iPad中国商标权的纠纷闹得纷纷扬扬,上周五深圳唯冠高调召开维权会,指责苹果公司在获得iPad商标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骗取了相关商标。
"唯冠还是为了给苹果留一个余地,因为我知道唯冠始终是想和苹果来谈这个事情的。"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合伙人马东晓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
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唯冠")与苹果公司关于iPad(本文在提及该商标时均采用此种字母组合)商标的争夺正日趋白热化。尽管2011年12月5日,深圳法院曾判决深圳唯冠赢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iPad商标权,但是这个判决显然并没有结束这场争议。
他们在争什么?
深圳唯冠是一家台资的平板显示器制造商,其母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冠国际"),曾经是全球第四大显示器制造商。
不过,这家公司目前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财务危机。马东晓告诉记者,目前唯冠对外欠了很多的债。而正是由于这点,也是深圳唯冠现在饱受争议的原因,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看来,这家小公司是"讹"上了苹果,试图用赔款来弥补损失。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资深电信分析师曾韬表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益,现在深圳唯冠已经在大陆多个地区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这是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
不过事实也并非这么简单。在李肃看来,苹果公司对于iPad商标有一场"蓄谋已久"的商业行为。
按照李肃的说法,"唯冠公司率先开发了无盖手持触摸式电脑,并在全球注册了iPad商标向全球推销,而苹果公司在其推出产品之后三年才进入相关领域,偷窃了前者的商业概念和技术思路,并且强用了iPad作为商标"。
2006年,苹果公司在英国将唯冠公司作为恶意抢注商标的小公司提起控告。但是据杨荣山形容,苹果公司在英国轻视其公司已经到了不屑一顾的程度,在法理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唯冠最终赢得了官司,但是失败的苹果却开始采用其他的手段争取商标。
2007年,苹果公司注册了空壳关联公司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公司(以下简称"IP公司"),并称这家公司经营的是非电子类日用品贸易,想收购iPad除电子产品用途以外的商标,并保证不与唯冠竞争。据唯冠高层透露,谈判过程十分"诡异",很多人怀疑苹果在其中存在不正当的商业贿赂。2009年,唯冠国际台湾子公司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湾唯冠")以3.5万英镑向IP公司转让了旗下的商标。2010年,IP公司向苹果转让了这一商标的所有权。
李肃认为,这次的商标之争,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苹果"欺诈骗买"的必然。台湾唯冠无权出售iPad中国商标,而苹果公司明知故犯还将其写入转让合同中。李肃称,苹果公司清楚地知道这种欺诈手段只有一次机会,"于是硬是写出一张违背法律常识的合同,并不顾所有相关人的提醒与劝阻,把不归台湾唯冠的iPad中国商标也写到转让合同中,埋下了今天商标战的祸根"。
但是,苹果方面则在近日对外界表示,iPad商标早已全部被苹果公司收购;香港法院支持苹果的主张;苹果出售iPad完全合法。
对此李肃称,"此前苹果的确在香港地区法院起诉唯冠,但这个官司还没有开庭,何来香港法院支持苹果一说。退一步讲,香港地区法律在中国大陆并不适用"。而且他表示,已经有三家美国律师事务所主动联系要求获得代理资格,并宣称可以向苹果索赔20亿美元。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态度。汉卓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首席律师赵虎告诉记者,这个案件是商标权权属纠纷,苹果公司想要回iPad商标。他认为,由于目前消费者并未对iPad产品产生混淆,iPad作为商标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是由苹果公司创造的,就此认定苹果公司侵权为时过早。如果以后双方之间进行侵权诉讼,深圳唯冠也需要拿出证据证明其使用了这个商标,否则深圳唯冠要求获得巨额赔偿的请求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