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植入式广告是将产品或品牌融入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观众意识的宣传手法,它悄无声息地将产品和品牌形象等信息传达给每一个影视作品受众,让大众在对影视剧本身津津乐道的同时接受广告,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植入式广告比较隐蔽,也被称为嵌入式广告或软性广告。
植入广告的同时,制片方当然也能从中获益,正如美国CBS主席的预言:“美国主要电视网的电视剧将有75%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
柳暗花明又一村
随着传统媒体广告的泛滥,人们对广告开始下意识地排斥、拒绝,植入式广告不留痕迹地出现,能让观众更易于接受企业品牌诉求。好的植入式广告,可让人喜闻乐见、历久弥香,达到作品和广告利益的双赢。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影视植入广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显性广告投标价格的上涨以及“广告限播令”的出台,植入性广告越来越显示出自身发展的优势。对于必须另辟蹊径的OTC产品而言,选择影视剧植入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继20世纪90年代由葛优和吕丽萍主演的《编辑部的故事》在剧中播出了百龙矿泉壶的随片广告后,植入式广告在国内影视剧中快速蔓延开来。电影《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电视剧《奋斗》、《丑女无敌》、《我的青春谁做主》、《乡村爱情》等大批影视剧中都附有植入式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爱情3》的广告植入,使雪佛兰、蒙牛、创维、诺基亚等品牌获得了央视黄金时段的展示时间。通过首轮、二轮、网络、重播,该剧获得上亿受众,它构成一个全方位、多明星、大时长、360度立体展示的传播平台,使一众品牌获得极大的传播收益。
2007年,一部叫《奋斗》的电视剧红到发紫,全国平均收视率7.71%。该剧有一个名叫“POLO”的主角,之后立领的POLO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宣扬着一种“个性、独立、奋斗”的生活态度,是品牌文化的全方位写真,更是《奋斗》不可剥离的“魂”!一部《奋斗》,成就了佟大为,成就了马伊琍,成就了文章,也成就了风靡全国的“Polo文化”!
植入是把双刃剑
目前,国内的植入式广告内容简单,没有过多的考虑产品本身与影视作品的相关度,表达不够自然。许多隐性广告只是在影视剧中简单出现产品信息,增加一次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而已。一些影视作品出现的隐性广告也过于直白,消费者很容易看出是企业在做广告宣传产品。植入是一把双刃剑,太直露,容易招致观众的抵触情绪。
此外,植入式广告不能像传统广告那样详细介绍产品功能,只能以形象或标识宣传为主。它要考虑与剧情的结合,与剧情结合越紧密,效果越好,观众的记忆度就越高。如果广告过于牵强,无论广告商的愿望多么强烈,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最近两年上映的不少电影和电视剧中,植入性广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批评,主要原因就在于电影中的植入性广告数量过多、与故事的内容缺少内在联系。因此,植入的品牌或产品要与片中人物的身份和处境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植入广告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