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牌方尽早进入影视作品的创作之中。
作为品牌方,要提前收集相关的影视娱乐信息,了解剧本和拍摄计划,评估电影的票房和商业号召力,分析植入营销的可行性等。当然,这部分工作最好由专业的植入广告代理公司承担,因为只有充分的事前策划和专业的操作才能保证植入广告的真正效果。《变3》中的植入式广告作品在这方面就是可以借鉴的范例。
2、清晰的品牌定位,与影视作品的基调保持基本一致。
每个品牌的推广渠道是多样的,对于植入性广告而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认清品牌自身的定位以及目标客户群,同时分析影片的调性以及它所吸引的观众群,观察二者是否匹配,这才是植入式广告成功的基础。就如在007中如果植入的是一个低端的汽车品牌,那么它的特性是否能够满足特工的需求,它的客户群定位是否符合特工身份,这些都有待考究,当然也就会影响到整个植入式广告的效果。
3、富有创意的植入方式,使品牌内容更易成为大众的记忆点。
适度是标准,创意也很关键。就算是纯粹的商业片,观众也不会喜欢其中充斥着拙劣的植入广告,好的广告不能冲击电影的观赏性,而是要使用巧妙的方法融入作品之中,与情节、人物、场景和道具等进行深度结合。因此,好的创意可以让大众对品牌记忆犹新,也是植入式广告的关键。
4、后期品牌与影视作品的延续性推广。
品牌本身与影片的结合推广,实际上不仅仅停留在影片之中。就007系列电影而言,为纪念007系列电影诞生50周年,2013年在上海举办的007电影设计展就展出了包括像知名跑车、手表等电影道具,在传播影片文化的同时再次为品牌进行有效曝光,将“植入式广告”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电影与品牌延续性推广的最佳典范。
植入式广告在中国
纵观整个广告市场,植入式广告大多身穿大众文化的隐身服,跳脱了传统的广告直白诉求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动人的形态潜入了观众的视野。当然,在中国文化市场中,植入式广告虽不靠后但也跟美国等国际市场存在很大差距。据业界人士指出,好莱坞电影的收入里面票房收入只占到20%,广告或其他相关产业的收益达至80%,而我们的电影收入里面票房收入则占到80%,因此,中国的植入式广告市场尚存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在确保影视作品自身价值的前提下,不以泛滥的数量夺人眼球,根据品牌和影视剧作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植入的品牌严格把关和对作品的巧思创作,将品牌不留痕迹地融入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