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买卖网广告人圈:只是为了找到需要的人,并和需要的人谈需要的事,广告人的互动资源圈。
 
日志
  Cocolya的日志
  Cocolya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浅谈:互联网疯狂并购最大幕后推手是微信
已有 396 次阅读 11年前 标签: 互联网 微信 并购

   2014年以来,互联网的资本并购基本进入疯了的节奏,最近的绯闻对象是盛大。跟过去中国互联网的所有行业性巨变不同,这次巨变,只有一个最大的幕后推手:微信。一款产品改变行业格局,甚至引发连锁性变化,的确是超出所有人想象。

                  

  对微信引发的变化,我有三个看法:

  1、微信对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影响是颠覆级的,特别是BAT,移动的第一入口已经是微信,而且是一个产品级的入口,其他大多数公司都是渠道级入口。在移动上,渠道级入口也很有用,但用户粘性差很多。

  2、过去叫社交红利,我想提一个新词,叫微信红利。特别对中小型公司而言,这种红利则是一个机会点。

  3、对传统企业而言,过去他们拥抱互联网的方式就是信息化,但是因为太复杂、太重,真正做成功的没多少个。现在,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最好方式就是微信化,先用微信这种轻量级的APP测试自己的吃软饭能力,管理用户,管理粉丝。

  微信凭什么可以撼动整个互联网?

  首先,微信已经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生命线,就像水和电一样的。笔者甚至认为它已经在具备了同电信运营商一样的实力和地位。事实上,或许也只有中国移动打电话发短信都不要钱才能战胜微信了。

  大妈刷微信的景象已经随处可见,微信事实上已经是移动互联网入门级应用,“入门级”三个字意味着最广泛的用户群。目前微信已经拥有6亿用户,并有望向10亿迈进。在移动互联网,它是唯一一个能够涵盖大妈级用户、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市场的应用。这意味着一款足够简洁易上手的刚需产品在这个平台瞬间能让自己的触角深入到每一个角落。

  其次,在信息层级中,微信代表着最基本的日常沟通需求,而购物、游戏、打车等等都是这之上更高层级的信息需求。这意味着微信占据着满足人人都需要的信息沟通需求,而基于电商、游戏的社交工具只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这就像是数学集合中的母集和子集关系。在市场扩张中,先天占据信息母集的微信进入一个被它所包含的信息子集相对容易,如电商、团购;而作为信息子集的垂直信息领域想扩张到母集信息市场则是隔行如隔山。这也就是为什么基于商品信息沟通的淘宝“来往”打不过微信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不只是微信时代,从微博时代的掌柜说开始,淘宝从商品信息子集扩张到社交媒体领域的尝试就一直是屡战屡败。

  再次,微信团队拥有持续而出色的产品极简化能力。无论抢红包,滴滴打车还是大众点评,微信体系中每一款应用的操作步骤已经是无法再减少,而每一个步骤的缩减都意味着一大批菜鸟用户门槛的降低。去年年中一次会议上,笔者看到了微信产品经理为了节约操作动作的努力。在展示的一款微信对讲机的硬件设计尝试中,车载时驾驶员抓到对讲机后手掌会堵住位于侧面的麦克风,需要单手旋转一下再通话。为了节约这个旋转动作,能够抓起来就说话,设计师最终推翻了既有成果,重新设计出了一款麦克风位于上表面不会被手指遮盖的对讲机。这样的微小改良,在常人看来简直是无聊和乏味,而微信的产品经理乐在其中。

  事实也证明了,当支付宝被“抢红包”一击即溃的同时,微信却扛过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一年来,在微博、丁磊的易信、马云的来往狙击下,微信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移动社交领域强大的用户粘性和有序的功能扩张,让微信变得越来越有用和不可替代。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 共0条 分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