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两天出现头晕症状,市民陈女士提醒大家别再上当
“我购买了几盒街头广告册上宣传的‘特效药’,结果发现根本不是正规药品。”近日,市民陈女士致电热线001无奈地说。
陈女士说,上个月底她逛街时有人递了一本广告册子给她,册子上面是各式各样的药品广告。陈女士随手翻阅了几下,一则治疗头风头痛病的“特效药”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陈女士有反复头疼的老毛病,为此困扰多年,于是她拨打了这则广告上的电话。一位自称“专家”的男子接了电话,电话中他询问了陈女士的病情,并通过中西医理论给陈女士阐述了她病情的生成原因及解决方法。
“他说我属于肝阳头痛,说得头头是道,让我觉得他确实是治我这个病的专家。”这位“专家”告诉陈女士,他们的特效药正好对症可以治她的病。陈女士被说动,当即给对方提供的账号打去600多元,购买了五盒“特效药”。虽然价格并不便宜,但想到可以治疗自己多年的顽疾,陈女士还是充满期待。五天后,对方如约把药寄了过来,“专家”还主动打电话给陈女士,叮嘱她吃药的注意事项,这让陈女士更加相信了对方。然而,陈女士服用该药两天后,她就出现了心烦、头晕等不适症状。“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对方,他说这是用药初期的正常反应,过几天就会好的。”听了这一解释,陈女士坚持服用该药,可一周过后,她的不良反应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发严重。陈女士把此事告诉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女儿觉得这药十分可疑,便让她将药的照片发过去。陈女士的女儿从照片中发现,这种药的包装上连生产日期、批次等基本信息都没有标注,更没有药品的国药准字号码,根本不能称之为药品。
发现情况不对,陈女士再次拨打了购药电话提出质疑,对方却告诉她,他们的药是祖传保密配方,不会在包装上标识基本信息,但他们保证给患者的药都是有效的。这一说法让陈女士不能接受,然而对方表示正忙就挂断了电话。陈女士再打过去对方干脆不接,陈女士的女儿打过去,对方一听是要“讨说法”便挂断了电话,之后便再联系不上。
“剩下的药我是不敢吃了,幸亏发现得算早,不然继续吃下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陈女士说,“老年人接触的信息少,容易受骗。希望其他市民引以为鉴,不要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