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买卖网广告人圈:只是为了找到需要的人,并和需要的人谈需要的事,广告人的互动资源圈。
 
日志
  欧瑞妮的日志
  欧瑞妮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欧瑞妮老师--用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客户
已有 955 次阅读 13年前 标签: 美容院加盟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一个人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他就不能管好自己的思想行为。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在任何时侯都不能使自己情绪化,从而易怒、易躁,这样既伤害了顾客,又伤害了自己。推销员如果把这样的情绪带到工作里来,带进销售中来,那么,销售过程就会是负面的。如果销售中带有负面的情绪,那么这场销售就会变得很危险。销售是一种很艰难的工作,销售的另一个名词是“拒绝”。拒绝会带来悲伤、挫折和失意等负面情绪。如果销售人员不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就很可能被负面的影响打倒,从而导致销售失败。

 

    用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客户: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客户亦然。销售是信息的传递,情绪的转变。大部分人购买策略是建立在情绪化、感性的基础之上的。销售人员决不可能把不好的情绪传递给客户。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使销售流产;给顾客一个不好的印象。准备工作:专业知识的准备:对自己产品要有100%的了解和绝对的信心;精神上的准备: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体能上的准备。一个人只有能力,但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不行的,精力充沛也必不可少;工具上的准备:比喻自己的着装及公文包、样品、相关证件和推荐函等。

 

    寻找准客户:大街上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顾客,但很大一部分不是你的顾客。顾客总是存在的,问题是你如何寻找这些顾客,方法是要求先求质后求量。建立信赖感:在销售领域,彼此没有信赖感是无法做成任何销售的,要以诚待人。激起顾客的兴趣:顾客对产品产生兴趣是购买的基础,故要设法激起其兴趣。了解顾客的购买需求,寻找顾客核心情感的需求。顾客购买既有情绪理由,也有理智的理由,要通过察颜观色来了解顾客的真实想法。让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二流销售员是满足顾客的需求。一流销售员是创造顾客的需求,既所谓:攻心为上。

 

    承诺与成交:承诺的关键是你要给顾客一个保证,保证顾客购买你的产品不会有任何风险,保证你的产品确实可以对顾客有用,在承诺时要注意,不能许下你做不到的承诺。如果顾客相信你的承诺是真实有效的,那么你就可以试探着与顾客成交。一流的销售员既要有零售,更要有批发,一流的销售人员必须善于挖掘顾客的购买潜力。推销的步骤是:做好准备工作,开始进入状态;联络顾客并引起他的注意,与顾客建立关系并成为顾客最好的朋友;激发顾客对你及对产品和服务感兴趣,发掘顾客存在的问题,并扩大顾客不购买的痛苦;使顾客想念你的产品并经由观察和提问来试探是否能成交,给顾客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假设成交;把顾客的拒绝转变成顾客购买的理由,描绘购买之后的快乐和美好。

 

     李嘉诚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好的经商锻炼是做推销员,这是我用10亿元也买不来的”。 很多人一谈到销售,就简单的认为是"卖东西",这只是对销售很片面的理解,其实人生无处不在销售,因为销售实际上是一个分析需求、判断需求、解决需求、满足需求的过程。比如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进行自我介绍,就是对自己的一种销售;再譬如我们做一个学术报告,就是在向与会者销售自己的一些观点,诸多种种不胜枚举。但在实际中很多人的销售并不是很成功,营销人员拼命的预约、讲解、讨好客户,跑折了腿、磨破了嘴,可客户就是不买账;追其原因,其实就是分析、判断、解决需求有了偏差,对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的目标就很难达成。

 

    经常看见营销人员见到客户就迫不及待的介绍产品、报价,恨不得马上成交,听着他的专家般讲解,往往让人感叹其销售知识的匮乏,由于销售知识的欠缺导致沟通乏术,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销售是有规律可循的,就象拨打电话号码,次序是不能错的。销售的基本流程是大家所熟知的,销售工作经验和销售培训有以下的步骤:第一步销售准备,销售准备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达成交易的基础。销售准备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个人的修养、对产品的理解、心态、个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对客户的了解和它所涉及的项目和内容等。

 

    这里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次,我在公司遇到两个来推销贵州眉潭茶的销售员。他们进我的办公室后大谈特谈眉潭茶的优点,特别是眉谭茶含有人体所需的稀有无素——硒。他们在谈的过程中拿出一小包茶(约4克)让我试喝,我把茶放在茶杯里用开水泡起来。因我喜欢茶,我也就很耐心听他们演讲。听完介绍后我问推销员有关茶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他们都无法应答,看来他们是刚入门。我笑着问推销员:“你们看看这茶色,你的茶属于几级?”销售员看看我,半响才回答说:“应该是三级吧?”我说:“这种茶在市面上卖多少钱一斤?”回道:“应是280元左右吧!”我再继续问:“你这包茶有几克?”回道:“应该有5克!”我说:“就算是5克吧,5克茶叶的售价是48元,请问一斤茶叶的售价是多少?”两个人看看我,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销售员如果对自己的产品情况、市场情况、销售体系、售销目标、价格体系没有合理的定位,这样的销售员是在做无用功。

 

    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良好的情绪管理(情商),是达到销售成功的关键,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情绪低落的人沟通。积极的情绪是一种状态、是一种职业修养、是见到客户时马上形成的条件反射。营销人员用低沉的情绪去见客户,那是浪费时间,甚至是失败的开始。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只要见到客户就应该立即调整过来,否则宁可在家休息,也不要去见你的客户。因而在我们准备拜访客户时,一定要将情绪调整到巅峰状态。什么叫巅峰状态?我们有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今天做事特别来劲,信心十足,好像一切都不在话下,这就是巅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办事的成功率很高。可这种状态时有时无,我们好像无法掌控。其实不然,这种状态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完全可以掌控的。比如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就能很快的进行自我调整到巅峰状态。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把情绪调整巅峰状态呢?怎样才能掌控这种状态呢? 

 

    每天早上醒来可以听一段很好的立体光盘或听一段很激昂的歌曲。可以大声的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一个好心情是一天良好情绪的开始,同时还要懂得一些具体调整情绪的方法。如在忧虑时,我们就可以这样想,人生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如果你不给自己寻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忧虑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忧虑的最大坏处,就是会毁了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因而当出现忧虑情绪时,勇敢面对,然后设想万一失败了我该如何应对,敢于面对最坏的情况,并让自己能够接受,这就行了。烦恼时,知道安慰自我。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决定的。那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呢?作为营销人员,会经常遭到拒绝,而有些人遭受拒绝就情绪沮丧,其实大可不必。要知道沮丧的心态会泯灭我们的希望,没有经过千锤百炼的钢不是好钢。  

 

    建立信赖感,取得客户共鸣。如果见到客户过早地讲产品或者下属见到上级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信赖感就很难建立,你说的越多,信赖感就越难建立。比如客户上来就问,是你的产品好还是你们对手的产品好?在这时候,你怎么回答都不对,说自己的好,他肯定说你自己夸自己,不可信!你说我们不了解对手的情况,那他就会说你连同行都不了解,不专业!所以信赖感在建立过程中,也是很需要技巧的,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多掌握一些相关的专来知识。

 

    如果把握客户?跟客户的信赖感很快建立起来。此时要尽可能从与产品无关的事入手,为什么呢?说产品那是你的专长,消费者心里是一种防备状态,你说得越多,他的防备心就越重,信赖感就越不容易建立。这时候,要从他熟知的事情入手,从鼓励赞美开始。比如说在他家,你就可以问他说房子多少钱1平方米,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对您的专业很感兴趣,能给我讲讲吗?有些问题人家是不愿回答,有些问题是必须回答的。如果你是销售美容品的,面对一个女士可以说:“您的皮肤真好,您是怎么保养的啊”,她肯定要回答呀,她说以前用的是×××化妆品,因为这是她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她非常引以为傲的。她回答的内容就是你想找的沟通共同点,同时要不断的赞美,合适地引导她,这就是共鸣。找到的共同点越多,对方对你的信赖感就越多。设想一下如果赶巧了你和客户穿的是一样衣服,那么信赖感一眼就达成了,不用过程,就能感觉你的品位和他的品位是一样的。

 

    寻找共同点。人和人之间很愿意寻找相同点的,如同学、同行、同事、同志、同僚,只要两个人有点共同点,就容易凑到一起,就容易建立信任感。方法很简单,就是找更多的共同点,产生更多共鸣,你和对方的信赖感就建立起来了。节奏,作为优秀的营销人员,跟消费者动作节奏和语速越接近信赖感就越好建立。很多人都在做销售,怎么卖出去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着消费者的节奏走,对方的节奏快、语速很快,我们说话的语速也要很快;对方是个说话很慢的人,你还很快,他就会感觉不舒服,信赖感怎么也建立不起来;如果对方是个语速适中的人,你的语速也要适中。同时还要以对方能理解的表达方式和对方沟通。有些营销人员满嘴的专业术语,但请不要忘了,客户不是行业专家。   

 

    找到客户的问题所在,信赖感建立起来后,你和对方都会感觉很舒服。这个时候,要通过提问来找到客户的需求,也就是帮客户解决问题。比方你是卖空调的,就要了解客户想买空调的需求。如他家的老空调坏了,由于它的故障率太高,不想修了,要换新的;还是客户从过去的旧房搬到现在的新房;还是客户过去没有用过空调,现在要改善生活条件;还是小区是中央空调,自家用着不太方便,现在要装分体的;还是孩子结婚用等。只有把问题找准了,才能真正的替客户着想,帮助客户找到他原本就有的需求。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客户的问题所在呢?只有通过提问,才能了解客户到底想通过这次购买解决什么问题。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会用80%的时间提问,只用20%的时间讲解产品和回答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并塑造产品价值。实际上这个时候,你已经可以决定给客户推销哪一类商品了。你的解决方案针对性会很强,客户会认为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会和你一起评价方案的可行性,而放弃了对你的防备。在这个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塑造你的产品价值,把你的品牌背景、企业文化、所获奖项毫不吝惜的告诉给你的客户,你的专业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个时候你说的话他很容易听得进去的。   

 

    做竟品分析。我们很多营销人员都知道讲竞争对手不好,咱就卖咱的产品,说起对手的情况就说不了解。错了!在信赖感没有建立的时候,客户和你站在对立方面,你去做竞品分析,他很反感你;可是当双方建立了信赖感,你又为他提出了解决方案时,他巴不得去听一些竞争品牌的缺点,他非常期望你做竞品分析,不然此时的流程就中断了,进行不下去了。这时候,不但要分析竞品,而且一定要跟他讲清楚,我们好在哪儿,对方不好在哪儿(但一定是客观的,不能是恶意的攻击)。这时的分析有两个作用。一方面为他的最终购买提供足够的依据;另一方面他购买商品之后肯定要四处炫耀:我买的太好了,你买的怎么样?我们要给他提供充足的论据,去跟别人去辩论,证明他的选择是最明智的。  

 

    解除客户疑虑。帮助客户下决心,做完竞品分析,客户是下不了决心马上掏钱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去成交,否则消费者买后会反悔的。钱在自己的身上,总是多捂一会儿好。你看买空调的,不到热得受不了,人家就不着急买。不愿意下购买决心,他肯定是有抗拒点。你很容易判断他是否已经进入到这个状态了。他说,回去跟我爱人商量;我觉得这价格还是有点高;现在我身上正好没带钱……看到对方这个样子,我们要不断地一步一步地追问,一直问到找到真正的抗拒点为止。例如你问:“还有什么需要考虑的吗?”,他说:“我回去跟我爱人商量商量。”你就继续问:“那您爱人会关心哪些问题?”他就会说,我爱人关心什么问题,那么再追问,一步一步追问下去。抗拒点找准了,解除的方法自然就有了。

 

    成交:踢好临门一脚。很多营销人员,前面都做的很好,就是成交不了,其实这是营销人员的一种心理自我设限。成交阶段,一定要用催促性、限制性的提问,这是铁定的规律,否则的话,你的流程要从头来一遍。成交的阶段是你帮助消费者下决心的时候,但往往这个时候,很多人是不敢催促客户成交的。其实只要你判断进入了这个阶段,马上就要用催促性、封闭式的提问,促使他的成交,要不然他还会把钱多捂几天,这几天什么变化都可能出现。什么是封闭式提问呢?比如“请问您是下午3点钟有时间还是5点钟有时间?”“知道您今天太忙请问您明天那个时间方便?”在提问的时候已经给客户限定了一个时间范围。

 

    学营销的人,大都学过这么一个案例:有两个摊卖鸡蛋,两个摊位置一样、规模相近,可卖鸡蛋的数量不一样,供应鸡蛋的人很纳闷,有一天,他去考察时才发现,两家摊主问客户的问题不一样,一家采用开放式提问 :“您要不要鸡蛋?”鸡蛋就卖的少;另一家老板问的是封闭式提问“你要一个鸡蛋还是要两个呀?”他的鸡蛋卖的就多。限制性提问也有好坏之分。以卖衣服为例,你问客户“你是今天买还是过两天买呀?”这样的提问虽然也是限制性提问,但这还不算很好的问题,应该问:“你是要这件红色的还是黄色的?”这叫催促式的限制性提问。要让客户及时作出选择,这是客户最痛苦的时候,因为要往外掏钱啦。问完问题之后,你就千万不要再说话了,眼睛看着他,等待他回答,这就是营销技巧。

 

    做好售后服务。人们往往认为,售后服务就是打打电话,上门维修,其实这些只是售后服务中很小很被动的一部分。真正的售后服务是人们购买了商品或服务之后,我们对他的延续服务。也就是我们在客户的使用过程中,为客户提供的咨询服务,成为客户的顾问,解决客户在使用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稳定的客户群。  

 

    请客户转介绍。一旦客户认可了产品和服务,有的客户会主动转介绍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时候,他能积极地帮助你转介绍,而且不图回报,因为这是他心理极大的需求。有些营销人员这时候不好意思说“帮我介绍几户吧”,这个机会可能就丢失了。你可以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们今年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重,我怕完不成,能否请你帮我介绍几个吗?”在这个时候,只要客户有要购买的朋友,他会介绍你的,因为转介绍才是他最终需求满足。当我买了一件衣服的时候,第二天又有俩同事买了同样的,证明我的眼光很好,他们在追随我的品位。转介绍的力量非常大,就看营销人员怎么利用了,当一个客户转介绍成功的时候,你的销售行为才算完成了,因为你满足了客户终极的需求。  
   

    以上的做法不但是每一个营销人员都要牢牢掌握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的。在生活中,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推销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让别人认可的过程,只不过方法不同而已。懂得销售自己,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大有裨益。以上的这些方法只能是经验之谈,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照搬硬套,在现场操作中要灵活运用、随机应变。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真正能让我们万事亨通的,还是我们个人的生活智慧和人格魅力,永远都是:德为上、方法次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王者元美
评论
  • 共0条 分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