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广告中,消费者大多是被迫接受广告,能打动他们心理需求的广告少之又少。而商家则面临双重尴尬:一是高额广告费是否能覆盖到全面的受众,一是支出广告费后,公司或将产生现金流紧张,严重的直接造成公司产品库存的囤积。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崛起后,微博、微信等成为分食广告份额的突起异军。它们以高效的传播与全面的覆盖,瓜分了传统广告的大半杯羹。但此类新型广告传播武器亦有软肋:费用奇高。如果有大V或名人写文章、转发信息,商家需要投入的费用几乎可与传统广告持平。而且随着“刷粉团”的出现,互联网广告传播效果的泡沫难以估量。
而秒赚本身,既具有新媒体属性,又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秒赚平台的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于融合与跨界的契机之上,来打破广告生态的不平等现状。要打破现状,秒赚做了两件事:利用互联网基因与传统媒体优势,重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分配广告费。
降低广告费用,促成精准投放,打破传统与新生代之间的壁垒。这样一来,商家的投放效用被提高,消费者也不再厌烦看广告,秒赚、商家、用户形成三位一体的“生态化”。这种新诞生的“生态”商业模式,秒赚创始人马昭德将其定义为:通赢广告新生态。
通赢广告新生态: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通赢广告新生态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历经了传统广告的竞争、传统与互联网的融合,直到万物互联下的共生共赢。各自为战的打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忌讳的行为,注重利益分享,合作共赢,才是广告界发展大趋势。
竞争,融合,再到共生,秒赚正是这个趋势下的领头产物,“懂得分钱,你才能挣钱”,西安广告节上,马昭德如是说。
除了前面说的商家与用户,秒赚的“赢”还体现在运营商身上。互联网企业,如果公司与运营商之间能形成对半分成,那对于运营商来说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秒赚则将65%的广告收入分给代理商,总部留存35%作为运营开支。这对传统媒体来说过于不可思议乃至疯狂,但对于马昭德,或许这才符合“通赢生态”的理念。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秒赚在进行向“通赢广告生态”转型的同时,也在进行企业生态转型:从广告生态转为“移动互联网+精准信息化”的生态。广告节结束后,马昭德又开始了新动作。除了现有的秒盈易货平台,秒银科技以后还会整合出秒动校园O2O、秒游O2O、线下体验O2O、F2C直购平台等多种项目形成“通赢广告新生态圈”。
乍眼一看,这有点类似“天下大同”的即视感,但马昭德觉得,除了这些,秒银科技可以做的,其实还有更多——通赢天下,进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