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买卖网广告人圈:只是为了找到需要的人,并和需要的人谈需要的事,广告人的互动资源圈。
 
日志
  怒蛙网络的日志
  怒蛙网络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电视综艺节目推广宣传艺术:软植入与硬推广
已有 332 次阅读 9年前 标签: 综艺节目推广宣传

 

  2016中国企业家绿公司年会前不久在济南闭幕,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更是发表了“未来打造C2M无缝链接”的主题演讲,直言这一模式并不限于实体生产领域,在娱乐产业领域也同样适用。想要在综艺节目中利用好 C2M模式,知名互联网推广平台鹿豹座整理了如下几个详细步骤,给大家做参考。

  

  步骤一:综艺节目设置人格化,与观众交朋友

  鹿豹座:C2M模式首要步骤是建立用户参与感,有参与才能有互动,有良性循环。

  按照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参与感是一种“人类激励理论”,是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建立在安全感之上的心理状态,那么综艺节目若想获得观众更强层次的参与感,首先便要在情感上建立与观众之间的“安全感”。

  

  鹿豹座:建立安全感的关键,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态度、放下身段,真正与观众交朋友、互动。

  这段如今看来稀松平常的话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的,从最初台下观众眼巴巴望着台上明星只能傻乎乎鼓掌的春晚,到为人们讲述异域风情的《综艺大关》,再到答题类的《开心辞典》《幸运52》等节目都极具说教意味,且限于技术等问题最多也只是收到一两封观众来信而已,基本上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互动。

  直到1997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推出才实现明星嘉宾与观众的趣味互动,再观今日真人秀节目中明星嘉宾被恶搞戏谑的桥段,加上在各类网络渠道上互动乃至线下见面会等宣传形式。最终在明星嘉宾的烘托下,节目自身成为一个“IP”,像朋友一样,有感情、有追求、有价值观……可以看出,C2M模式是一直以来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步骤二:综艺节目“ 品牌化”

  鹿豹座:为观众提供快乐只是综艺节目的追求之一,此外,它还要不断创造收益,让所有人受益,让这件事变得可持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综艺节目品牌化。

  1)品牌定位,人格化塑造

  综艺节目“品牌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将节目自身打造成一个品牌,这与步骤一基本契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品牌定位是指建立或重新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为例,其品牌定位为“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不同于其他传统综艺选秀节目,其引进风靡全球的The Voice节目模式版权,邀请国内重量级的四位导师参与,打造“专业化音乐”节目定位。一档王牌综艺节目要具有鲜明的品牌个性,而“ 盲选”、“转椅”、“V字手型雕塑”、“I want you”等都是《中国好声音》的品牌识别,鲜明的品牌个性让《中国好声音》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2)节目品牌与冠名商品牌相结合

  鹿豹座:塑造完节目品牌之后,要谈一谈关于钱的事情了。

  这几年,现象级综艺最为大家关注的几个点中,“天价冠名费”往往位列其中,加多宝2.5亿冠名第三季《中国好声音》;伊利QQ星5亿冠名第三季《爸爸》;金典6亿冠名第四季《我是歌手》;安慕希5亿冠名第四季《奔跑吧,兄弟》……如今能与高房价媲美的只有真人秀节目的冠名费了。

  当鹿豹座列举上面的数据时,已经不自觉将冠名商与综艺节目天然结合,似乎它们生下来就是不离不弃的连体婴儿,只热衷于研究但并非这几档节目死忠粉的鹿豹座尚且如此,在忠实观众的心目中,品牌认知度之高,可以想象。

  对任性的土豪而言,价格并不是问题。按经济学的正常规律,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价格,从当下综艺节目泛滥成灾与资本并不是傻子这两点实际情况出发,只能得出冠名费用水涨船高,是品牌获得的宣传营销效果物超所值的结果。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 共0条 分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