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买卖网广告人圈:只是为了找到需要的人,并和需要的人谈需要的事,广告人的互动资源圈。
 
日志
  丢丢的日志
  丢丢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扼杀“乔布斯”的几种力量
已有 292 次阅读 13年前 标签:

  一,喜欢剽窃,不爱原创

  美国一直都是冒险家的乐园,从“西部淘金热”到今天的互联网,美国一直在不断的制造着冒险宠儿。而苹果作为一家IT公司也是从冒险走向成功。而中国企业家缺乏冒险精神,不敢创新,更不敢创造,一直尾随着国外企业的创新路径扮演着追随者角色。而且,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不用创新就能赚钱,那么谁还创新?假如甲偷了乙家的东西,但是却被法官免于惩罚,那么保不齐哪天乙也就开始偷丙家的东西了。

  二,文化保守,否定普世价值

  苹果的成功是美国国家强大的符号,尤其是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强大的结果,如果一个国家文化保守,它的文化无法走出地域限制,使用全球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当然无法拓展全球市场,其他国家的人们顶多以猎奇之心观之,却不会生出尊敬和仰慕之情。

  苹果不仅是一款产品,它还是文化的象征,一种改变世界、追求完美、用户至上、尊重人性的文化。但是,在很多时候,有些人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新技术、拒绝交流、排斥创新。从长远看,没有世界眼光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三,官僚体制阻挡技术创新

  有媒体说,如果乔布斯出生在中国,也许他会因为是弃儿受到歧视;也许他会因为没有本科学历无法进入高校、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也许他会因为没有钱,无法开办企业;也许他会因为身体虚弱、无法打工而贫困潦倒;最后他只能在疾病中默默离开人间。

  还有,如果在中国,乔布斯会行贿吗?问题只是假设,不过在中国,官商一体化是一个抹不开的现实,寻租成本远远高于美国,22岁从车库创业开始,生在中国的乔布斯,比创新的点子更重要的是,你得想办法搞到牌照、许可证什么的……

  四,一流人才不做技术

  没有人会怀疑乔布斯是个天才,是第一流的人才,奥巴马也是这样认为的。几乎可以断定,奥巴马到卸任的时候,不可能赢得如乔布斯般全球范围内的尊敬。然而,在一些国家,第一流的人才仍在前赴后继的进入官僚体制,以抱得铁饭碗为荣,以在权力序列中谋得高位为一生的追求。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你很难想象会有乔布斯诞生。即便有乔布斯的天分,也很难耐得住孤独和寂寞,默默地追求技术创新。何况畸形的权力独大体制,总是会很强势的把你的创新念头扼杀……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 共0条 分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