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费的精打细算
经济危机面前,世界各国的广告主眉头紧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们不敢再擅自冒险了,于是对广告费精打细算,努力寻找能够事半功倍的方法,特别是跟实体经济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如汽车、房地产、IT等,缩减开支和下调预算成为他们抵抗危机的首选。
大型广告主缩减开支
先来看看美国的广告主,不少大型广告客户为了减缓危机对自身的冲击,纷纷缩减广告开支。截止到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十大广告商的开支减少了4%。底特律汽车三巨头之一的福特公司调降了23%的营销费用至11亿美元,而克莱斯勒的掌控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减少了26%的广告支出至6.94亿美元。
而在中国,广告主的情况也不例外,根据CTR的监测数据显示在20个广告大类中,投放量同比下降的种类多达13个,截至2009年1月,广告花费量较达的品类——化妆品/浴室用品、药品、房地产/建筑工程与交通行业广告花费分别下降了11.1%、9%、30.9%和24%。
可以说,在这场危机中汽车行业受到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而此类行业的广告投放往往名列前茅,这也势必使汽车行业为了抵抗危机不得不压缩广告的投放费用。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巨头已经开始采取大规模的广告开支削减行动;在亚洲地区,日本丰田在2008年8月已经宣布要削减30%的广告宣传费用,进入2009年以来,丰田更是进入了全面压缩广告投放的阶段,专业人士预测压缩幅度可能到达50%;在中国,根据梅花网广告监测分析源数据显示,汽车行业也正在大幅减少广告投放的次数,其中零售服务减少了64%,而汽车在所有媒介的出现次数在3月份同比减少了75%。
有趣的是,一些新兴的广告主如快餐厅连锁运营商Wendy's/Arby's、Jack-in-the-Box却加大了在广告上开支,从这一点上我们忍不住猜测,大型广告主的瘦身或许能够为新兴广告主提供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
部分广告主下调预算
在以往年景好的时候,广告主们通常显得大方又可爱,可在金融危机面前,他们变得越来越谨慎。2009年1月,英国广告从业者协会 (简称IPA)发布的广告景气报告(Bellwether Report)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英国营销预算大幅并快速下调;尼尔森公司对亚洲广告客户的一项最新调查也发现,大多数企业预计他们的广告预算将会下降,其中1/4的公司预计2009年广告预算将比2008年下降20%以上。由于消费者和零售商在经济危机中正在不断缩减开支,这也使得日化巨头宝洁公司下调了全年的财务预测。
此外,在公布了2008年的财报之后,不少日本电器企业下调了他们的广告预算,佳能公司还退出了赞助中国足球联赛,像通用汽车和联邦快递这样的大广告客户也干脆从美国橄榄球大联盟年度冠军赛——“超级碗”中撤出了。在金融危机之下,广告主下调预算不失为躲避危机的另一种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了曾经大手大脚的广告主已经开始反思,并且更在意自己的钱到底投放在哪里了,得到怎样的效果。
奢侈品牌放缓执行广告
正如2008年11月24日《纽约时报》所刊登的《奢侈品正在缩减广告开支》那样,在2008年以前的美好时光里,那些奢侈品牌可谓挥金如土,可在经济低迷的2009年,奢侈品广告主对于广告的投放显得更为谨慎,这让那些长久以来依赖奢侈品广告的报纸、杂志媒体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根据Media Industry Newsletter(媒体投放统计)的数据表示,美国奢侈生活方式杂志2008年12月期的广告页数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2%;《Vogue》杂志的12月期的广告页数就从去年同期的284页下降到现在的221页。
尽管很多奢侈品牌正在减少广告,可还有一些正在不事声张地为顾客举办晚宴和午餐聚会,虽然不能减少对与经济的担忧,但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更为直接的影响销售。也许,我们不应该太过悲观,正如《纽约时报》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广告官Denise Warren所说,“2008年我们杂志的奢侈品广告‘非常稳定’,市场上绝对过于紧张了。”
更加青睐传统媒体
虽然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们正在想法设法瘦身或者转身离开,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无限制地削减广告预算。通常情况下,客户的广告费主要花在媒体广告、公关宣传和终端促销这三者上面,当然这三部分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会有轻重之分。在这场危机到来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广告主在砍掉一些不必要媒体广告的同时,增加了终端促销和公关宣传的费用。澳大利亚全国广告商协会主席Joe Talcott说,广告主正从诸如口碑营销、事件营销等传统方法中发现“更有创意性的技巧”来促进人们消费,“广告主知道通过某些特定的媒体能起到作用,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广告。”
尽管扑面而来的讯息都是在议论广告主不断削减广告费用,但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广告主并不是在各类媒体上都狂砍广告费用,而是根据自身和媒体的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主们在加大了对传统媒体信任的同时,也开始深思之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新媒体广告投放效果。毕竟,不同于以往银根宽松的时光,广告主们需要认真考虑诸如新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产品销量的拉动能力,因此他们变得小心和谨慎并逐渐加大了对传统电视、报纸广告的投放力度。
“金融危机之下,更多的广告主除了理性也相对保守。最近我发现我们客户中就有这样一个趋势:现在传统媒体更深得信任,因为在绝大多数广告主心中,传统媒体无疑是最安全的。”实力传播集团突破传播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郑香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日本的味之素公司也表示,他们将报纸广告的投放额度从百分之几提高到了百分之十几。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消费者关注,电视广告难以传达足够的信息,广告主们又开始重新审视报纸广告的价值。报纸广告不仅能够详细说明商品的特性,而且其受众群与这些健康食品的目标市场也比较接近。
谁在逆势而行?
政府的力量
遇到金融危机,政府总是会挺身而出,特别是在媒体广告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政府更有义务和责任进行救市,而在这场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英国政府成为广告主圈儿里的一个亮点。根据尼尔森媒介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在2008年前10个月中,英国负责通讯和市场营销的政府部门——中央信息办公室成为英国最大的广告主,广告花费总计1.58亿英镑,首次领先于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
而在新媒体方面,英国政府也加大了广告投入力度。根据英国中央新闻署最近公布的数字,英国政府2008年在电子媒体方面的花销达3540万英镑,比两年前增长了近两倍,而尼尔森公司的数据也显示,英政府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大网络广告主。近年来,英国政府不仅花费巨额资金用来做网络营销,还通过向公众的手机、iPod和电子播放器中传送信息、组织选举等。在2009年,英国政府还花费16万英镑/年的价钱雇用一家公司帮助其在一些草根博客和社交网站做推广。这一举动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英国政府对于新兴媒体的偏爱也引起了一部分人们的不满,他们认为政府过于追逐年轻人的市场,这对于其他人群来讲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