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是信息圈,而SNS是关系圈",作为新媒体与新营销研究专家,肖明超给学员们分析了微博与SNS的区别。微博有很强的媒体属性,且是快媒体,适合引爆话题。
这一切对媒体或者杂志意味着什么?首先,媒体面临的问题不掌握最终用户,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有了解决方案,社会化媒体就是工具之一;其次,在微博这个曾45度角的信息圈里,最值钱的是信息而非广告。相比较,SNS这样的关系圈子更适合做广告。
业界对@新周刊拥有大粉丝量,但能否产生营收质疑。对此,肖明超表示,他认可新周刊的做法。他认为微博上最值钱的是信息而非广告。其广告价值低,但是传播率强。微博对媒体的营收的促进和增长是隐形的,间接的。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做团购活动,发起公益活动等。
在谈到期刊的社会化媒体创新时,肖明超首先强调了思维模式需要"跳出来"。"奶昔产品卖的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它的方便携带",他认为《奶昔谬误》文章做的实验惹人深思。
期刊在社会化媒体创新中需把握哪些原则?肖明超总结:
1.信任带来购买,需利用好关系图谱,把握在线下实际交际圈与社交媒体交际圈;
2.金矿在于信息筛选,碎片化信息聚合产生价值,将需求细化抓细分市场;
3.需求存在于趣味鸿沟,兴趣聚合消费者,关键在能否做到位,做到有价值,豆瓣是个很好的例子;
4.用户创造内容有价值,典型案例——维基百科,40%的内容源自UGC;
5.跨平台整合有价值,比如《魅力》杂志(Glamour)九月号,用户可将手机与封面上的Facebook标志互动,通过二维码访问该杂志的数字内容,收看封面主角歌星蕾哈娜聊她生活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