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买卖网广告人圈:只是为了找到需要的人,并和需要的人谈需要的事,广告人的互动资源圈。
 
日志
  哼哼的日志
  哼哼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传媒变革时代的来临及新闻集团的应对之道
已有 407 次阅读 13年前 标签:

数字地球村带来的代沟之深,我们中很多人还未体会到,甚至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我们都无法体会数字化对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现实是,数字科技的发展已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新一代媒体消费者已经崛起,他们要求在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内容。今天30岁左右的年轻人——已被充分"数字化"的这一代人,将逐渐成为社会主流。那么,数字化鸿沟这边的我们应该怎么办?传统主流媒体是否还能继续影响未来的主流人群?如何将过去的成功与当今现实结合起来,这种挑战对于任何传媒公司都是严峻的。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传统传媒并非无以应对。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人都做饭,但厨师始终还是个行当! 对传统传媒而言,如果可以把握自己的核心价值,积极参与数字革命大潮,不断修订、创新商业模式,那么,在传媒变革时代的今天,传统传媒仍将大有可为。

  产业融合重塑传媒产业

  无论是在北美的纽约还是在欧洲、亚洲的各大城市,每当苹果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iPhone 或iPad,"苹果迷"们就会在当地的苹果店外排起长龙,很多人甚至彻夜排队抢购。

  几乎每个月,全球各大手机厂商都会将功能更复杂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推向市场,它们可以下载电影,并在墙壁上投影播放。猛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已然身处一场信息革命之中。今天,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四个荧光屏所驱动:电脑、手机、电视、移动设备或者说是平板电脑,而在这四个荧光屏的后面,是IT、互联网、电信、传媒四大产业的急剧融合。谷歌,已成功利用互联网全力打造其"内容与广告"的商业价值链;微软,也断言软件业的主营收入将会转自广告;而苹果,用"技术时尚"的概念绑架"内容下载"来引领年轻一代的视听……。这些原本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的产业巨头,如今已和传媒业泰斗同在 "互联与移动"这一波及全球几乎每一个人的无限平台上展开竞技,分享人类数字化生产、分享与传播的盛宴,这其中的精髓就是——人人皆可生产、分享与传播。很显然,这使得传媒业原有的两大支配性产业能量——内容生产与传播,不得不遭遇一场空前挑战。

  纵观传媒业发展的历史,从报纸、广播到电视,无论形态如何变化,传统媒体"一对多、大广播"的模式一直都没有改变。而今天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已使新媒体实现了"多对多,自传播"的方式,把声音、语言、图像、娱乐融合在一起,这正从根本上重塑着原来所谓传统传媒行业及其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在IT领域,比尔·盖茨的贡献不仅是其第一个成功的PC操作系统软件,而是其软件可以单独卖钱的商业模式。微软公司以一个与硬件无关的使用许可销售模式,创造了之后非常庞大的软件产业。

  今天的苹果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它凭什么取得成功?今天的苹果更像一家互联网公司,从原来做PC,到现在的iPhone或iPad,以不停自我颠覆的思维方式,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涉足新的行业,重新定义商业的规则。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适应数字化传媒生态并继续成长,不仅要获得数字化的传播能力,也要满足新兴受众在数字化传媒生态中的内容需求。传统传媒应具备自我超越的能力,将过去的成功与现实的数字化生态相结合,积极实现与网络和终端的融合,探索新商业模式,以再创辉煌。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 共0条 分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