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买卖网广告人圈:只是为了找到需要的人,并和需要的人谈需要的事,广告人的互动资源圈。
 
日志
  丢丢的日志
  丢丢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数字出版收益监控亟待规范 传统阅读涉足有优势
已有 374 次阅读 13年前 标签:

据作家社介绍,300本作品,涉及两百多位作家,大部分是一人一本,少数作家一人有两三本书。“当然,也有很多很多的纸书上传到手机阅读基地里面收入是零,没有人看,而且不乏名家名作。”

  据统计,天下霸唱、王晓方、张者、铁凝、胡佳、张炜、武和平、周梅森、孙浩、艾伟等一批作家授权作品的数字版权年度收益已经接近或超过其纸质作品带来的收益。“其中,天下霸唱获益10多万元”。记者了解到,电子版权收入超过纸质出版收入,这在美国亚马逊平台上已不是稀罕事。

  传统阅读涉足数字出版,有内容优势

  “据我们有限的经验,手机阅读,当下大家看得最多的是玄幻的、穿越的。"标题党"也比较有市场。这与手机阅读人群的特殊性有关。”作家出版社刘方称,以作家社在中国移动的尝试来看,“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故事性比较强的作品,也较受欢迎;此前已有一定知名度的,相对来讲比较受欢迎。因此,传统阅读涉足数字出版时,是有内容优势的。”

  分成透明度亟待监管

  据刘方介绍,目前,中国移动和作家社的合作中,分成比例是四比六。“这是透明的。”当记者问及有无第三方监控收益,刘方称,“说实话不知道,没有人能监控得了,全凭合作方自律。”

  刘方称,收益分成不透明,让数字出版规模的扩大面临信任危机。“虽然双方之间会约定分成比例,但是到底有多少人阅读、多少人下载、总体收入多少,完全是由对方说了算。有作家说,数字出版可以,但得付出令人满意的首付款,或者说订金。而分成是没谱的事情,分多少完全是对方掌控。不像实体书,出版社说印了多少,你还可以去印刷厂查一下,但是数字版权这块,根本没法查。”

  刘方称,数字出版分成透明化,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他相信“数字出版未来一定会走到透明化,因为不透明就没有未来”。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评论
  • 共0条 分0页